本發(fā)明涉及電機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新型電機控制理論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發(fā)展,永磁同步電機得以迅速的推廣應用。與傳統(tǒng)的電勵磁同步電機相比,永磁同步電機,特別是稀土永磁同步電機具有損耗少、效率高、節(jié)電效果明顯的優(yōu)點。永磁同步電機以永磁體提供勵磁,使電動機結構較為簡單,降低了加工和裝配費用,且省去了容易出問題的集電環(huán)和電刷,提高了電動機運行的可靠性;又因無需勵磁電流,沒有勵磁損耗,提高了電動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因而它是近幾年研究較多并在各個領域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一種電動機。在節(jié)約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對其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
2、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高功率時永磁同步電機發(fā)熱嚴重,尤其是轉子,這導致電機功率密度提不上去或者受到限制。
3、另一發(fā)面,轉子是永磁同步電機的旋轉部分,通過永磁體與定子磁場相互作用產(chǎn)生轉矩。
4、轉子永磁體的安裝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表貼式,永磁體粘貼在轉子表面,這種方式結構和工藝簡單,易于實現(xiàn)且成本較低,永磁體直接與氣隙接觸,減小了漏磁,使得永磁體利用效率高,并減小了損耗,提高了電機的工作效率,適合高速低扭矩場景,缺點是機械性能較差;另一種是內(nèi)置式,永磁體嵌入轉子鐵芯內(nèi)部,即,在轉子軸向開槽后將永磁體嵌入其中,這種結構提高了轉子的機械性能,相比表貼式轉子,內(nèi)置式轉子在高速時性能表現(xiàn)更好,交直軸電感不同,電機的空間適應性和出力比較好,并且調(diào)速范圍較寬,缺點是結構磁路設計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
2、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其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包括空心轉軸,端蓋,滾動軸承i,制動器,轉子鐵芯,永磁體,滾動軸承ii和編碼器。
4、所述空心轉軸設有轉軸槽和轉軸內(nèi)孔。
5、進一步地,所述轉軸槽有兩條,分別位于軸對稱位置的母線上。
6、進一步地,所述轉軸內(nèi)孔的內(nèi)壁采用螺旋導流片。
7、所述轉子鐵芯由若干轉子硅鋼沖片疊壓而成。
8、所述轉子硅鋼沖片設有硅鋼片槽,硅鋼片孔和硅鋼片凸起。
9、進一步地,所述硅鋼片凸起與所述轉軸槽配合。
10、所述永磁體設有永磁體內(nèi)凸起和永磁體外凸起。
11、所述永磁體內(nèi)凸起與所述硅鋼片槽配合,所述永磁體外凸起的內(nèi)圓弧與所述轉子鐵芯的外圓弧配合。
12、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如下:
13、第一步,制造所述空心轉軸,所述空心轉軸設有所述轉軸槽和所述轉軸內(nèi)孔,所述轉軸槽有兩條,分別位于軸對稱位置的母線上。
14、第二步,制造所述轉子硅鋼沖片,將若干所述轉子硅鋼沖片疊壓成一定高度的所述轉子鐵芯,將每一片所述轉子硅鋼沖片的所述硅鋼片槽對齊,將每一片所述轉子硅鋼沖片的所述硅鋼片孔對齊,將每一片所述轉子硅鋼沖片的所述硅鋼片凸起對齊。
15、第三步,將所述空心轉軸裝入所述轉子鐵芯,使所述轉軸槽與所述硅鋼片凸起配合。
16、第四步,將若干所述永磁體分別裝入所述轉子鐵芯。
17、第五步,在所述空心轉軸上裝入所述制動器。
18、第六步,在所述空心轉軸上分別裝入所述滾動軸承i和所述滾動軸承ii。
19、第七步,在所述空心轉軸上分別裝入所述端蓋和所述編碼器。
2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21、其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結合轉子永磁體的兩種安裝方式表貼式和內(nèi)置式的優(yōu)點,并且能使轉子的發(fā)熱更好地散發(fā)。
1.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其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包括空心轉軸,端蓋,滾動軸承i,制動器,轉子鐵芯,永磁體,滾動軸承ii和編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轉軸設有轉軸槽和轉軸內(nèi)孔,所述轉軸槽有兩條,分別位于軸對稱位置的母線上,所述轉軸內(nèi)孔的內(nèi)壁采用螺旋導流片;所述轉子鐵芯由若干轉子硅鋼沖片疊壓而成,所述轉子硅鋼沖片設有硅鋼片槽,硅鋼片孔和硅鋼片凸起;所述硅鋼片凸起與所述轉軸槽配合;所述永磁體設有永磁體內(nèi)凸起和永磁體外凸起,所述永磁體內(nèi)凸起與所述硅鋼片槽配合,所述永磁體外凸起的內(nèi)圓弧與所述轉子鐵芯的外圓弧配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制造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