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電纜避雷器安裝,具體涉及一種能快速更換的避雷器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1、電纜避雷器是一種用于保護電纜系統(tǒng)免受雷電和過電壓損害的設備。其原理是通過電氣放電路徑引導雷電或過電壓能量,將其安全地導入地下,避免電纜設備受損。電纜避雷器通常由電壓限制器、放電裝置等組成,能夠快速響應電網(wǎng)中出現(xiàn)的高電壓瞬變,將其壓制到安全范圍,從而有效保護電力系統(tǒng)免受雷電或瞬態(tài)過電壓的影響。
2、申請?zhí)枮?02110101009.1的中國專利一種安裝便捷的避雷器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架和避雷器本體,所述避雷器本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一端貫穿安裝架的絕緣架,所述安裝架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數(shù)量為兩個的套管,兩個所述套管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絕緣架內部的拉力彈簧,所述絕緣架的頂部開設有讓位孔,所述安裝架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一端貫穿讓位孔并延伸至安裝架外部的插銷。該安裝便捷的避雷器安裝結構,具備安裝便捷的優(yōu)點,解決了在支架型安裝法過程中,一般都是利用螺栓將裝有避雷器的絕緣支架與金屬支架鎖定,從而進行安裝,但該種安裝方式,需要使用者隨身攜帶扳手等輔助工件,對于高空作業(yè)來說不夠便捷,效率低的問題。
3、通過螺栓對避雷器進行安裝時,安裝麻煩不說,如果避雷器發(fā)生損壞,更換也較為麻煩;同時,對于一些能夠快速更換避雷器的設備來說,通常無法兼具避雷器的連接穩(wěn)定性,導致會出現(xiàn)電路斷開的問題發(fā)生,使安裝不夠穩(wěn)定;并且,如何保證在快速切換避雷器的時候提升流暢性避免卡死,也是研究的重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快速更換的避雷器,本發(fā)明通過切換框和框體的配合,既能夠方便避雷器本體的安裝,又能夠快速對損壞的避雷器本體進行更換;本發(fā)明通過第一限位機構和第二限位機構的配合,既能夠實現(xiàn)在滑動切換框的時候保證避雷器本體能夠切換成功不會卡死,同時還能夠提升避雷器本體的接觸穩(wěn)定性,避免連接不穩(wěn)定斷開的情況發(fā)生;本發(fā)明還能夠在多個角度對避雷器本體進行彈性限位,提升了避雷器本體的緩沖性能,進一步提升了避雷器本體的安裝穩(wěn)定性。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能快速更換的避雷器,包括框體,所述框體的頂部和底部均豎向滑動連接有一個連接板,連接板上安裝有電性連接塊,用于連接電路;框體的內部橫向滑動連接有切換框,切換框上插接多個避雷器本體;避雷器本體上下端的導電柱與對應電性連接塊抵接。
4、進一步地,所述框體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頂部和底部四周均固定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上貫穿開設滑動孔;所述連接板的四周固定設有滑桿,所述滑桿與對應滑動孔滑動連接;滑桿上套設復位彈簧,復位彈簧位于連接板與固定塊之間;滑桿的一端設有限位凸起;所述方形框架的內部上下方均橫向固定有一組插接滑槽,切換框的外側與插接滑槽滑動連接。
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連接口,連接口與相鄰導電柱對應設置;電性連接塊固定安裝在連接口上;相鄰連接口之間的連接板上貫穿開設有定位槽;連接板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斜面板。
6、更進一步地,所述切換框包括上下兩個插接板,兩個插接板的四周通過固定桿共同固定;插接板上均勻貫穿開設多個插接槽,插接槽與插接板的一側連通;位于插接槽兩側的插接板上均固定設有定位條。
7、更進一步地,插接槽的數(shù)量=避雷器本體的數(shù)量+1。
8、更進一步地,所述插接槽的內底部開設有滑道,滑道上設有第一限位機構,所述第一限位機構包括與插接槽的滑道滑動連接的第一滑桿,第一滑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曲面板,所述第一滑桿上套設第一限位彈簧,第一限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插接槽、第一曲面板固定連接。
9、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口的內側壁對稱式開設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上設有第二限位機構,所述第二限位機構包括用于導電的第二曲面板,第二曲面板的凸面一側固定連接第二滑桿,所述第二滑桿與對應第二滑道滑動連接;第二滑桿上套設第二限位彈簧,第二限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連接口、第二曲面板固定連接;第二曲面板的頂端固定連接金屬滑塊。
10、更進一步地,所述電性連接塊的底部開設有滑槽,連接金屬滑塊位于滑槽內與滑槽滑動連接;電性連接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接線柱,接線柱與對應線路電性連接。
11、更進一步地,所述切換框的兩端固定設有把手;所述方形框架的兩側固定設有防塵網(wǎng)。
12、本發(fā)明還要求保護一種利用上述能快速更換的避雷器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3、s1、當正常運行時,有一組插接槽處于空閑狀態(tài),將新的避雷器本體插入空閑插接槽備用;
14、s2、當遠離空閑插接槽一端的一個避雷器本體損壞時,推動切換框使新的避雷器本體安裝,損壞的避雷器本體被推出取下,切換框等待下一次切換;
15、s3、當靠近空閑插接槽一端的避雷器本體或處于框體中間的避雷器本體損壞時,拉動切換框使損壞的避雷器本體被拉出,然后將新的避雷器本體與損壞的避雷器本體更換,最后推動切換框進行安裝即可。
1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發(fā)明通過切換框和框體的配合,既能夠方便避雷器本體的安裝,又能夠快速對損壞的避雷器本體進行更換;具體地,通過切換框上的多組插接槽進行靈活插接避雷器本體,并利用上下兩個連接板抵壓避雷器本體的導電柱實現(xiàn)連接,在多個定位柱在對應定位槽上進行限位下,使避雷器本體能夠被有效限位固定,從而方便避雷器本體的安裝,從而無需通過螺栓等一個一個連接;同時,本技術通過切換框在方形框架的內部的橫向滑動,滑動的過程中使切換框上下兩個插接板的定位條推動對應斜面板以及定位槽,使上下兩個連接板被擠開,連接板解除對避雷器本體的限位,此時繼續(xù)滑動切換框,就能使避雷器本體移動位置,從而快速使損壞的避雷器本體能夠移出框體、新的避雷器本體同時換入,實現(xiàn)快速對損壞的避雷器本體進行更換。
18、(2)本發(fā)明通過第一限位機構和第二限位機構的配合,既能夠實現(xiàn)在滑動切換框的時候保證避雷器本體能夠切換成功不會卡死,同時還能夠提升避雷器本體的接觸穩(wěn)定性,避免連接不穩(wěn)定斷開的情況發(fā)生;具體地,當需要切換避雷器本體時,通過滑動切換框,此時兩個插接板需要在定位條橫向移動后才會被擠開,通過第二限位機構的結構設計,使切換框滑動時能夠使避雷器本體橫向受力,并擠壓一側的第二曲面板,在第二限位彈簧以及第二滑桿的作用下,使避雷器本體成功實現(xiàn)橫向移動,移動后的切換框上的定位條才能將兩個插接板擠開;擠開后避雷器本體的導電柱脫離第二限位機構的限位,此時第一限位機構產生作用,通過第一限位彈簧的彈力促使第一曲面板推動避雷器本體在插接槽上滑動,實現(xiàn)避雷器本體與連接口的錯位,最后在后續(xù)切換框的滑動切換好位置后,通過推動避雷器本體并擠壓第一限位機構的第一曲面板,使導電柱最后與兩個第二曲面板之間對準后,通過連接板的復位實現(xiàn)避雷器本體的切換成功,避免了避雷器本體橫向直接移動導致導電柱對不準卡在第二限位機構下方的問題發(fā)生;同時,由于安裝成功后,導電柱同時被兩個第二限位機構彈性限位連接,提升了避雷器本體的接觸穩(wěn)定性,避免連接不穩(wěn)定斷開的情況發(fā)生。
19、(3)本發(fā)明通過第一限位機構和第二限位機構的配合,同時還能夠在多個角度對避雷器本體進行彈性限位,提升了避雷器本體的緩沖性能,并且在兩個連接板的彈性限位下,從而在發(fā)生震動時,避雷器本體能夠有效減震被保護,進一步提升了避雷器本體的安裝穩(wěn)定性。